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这道必答题,精工怎么答?
人才队伍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第一资源”。
又是一年毕业季。这个7月,300多名应届毕业生将从天南海北赶来,奔赴一场与精工的未来之约。
作为“用人大户”的精工,早在成立之初,就因求贤若渴、广揽英才拥有了“人才联合国”的美誉。 20多年后的今天,精工对人才的渴求丝毫未减。同时,随着经营规模扩大、行业转型、产业融合,我们迫切需要建强高素养劳动者、高水平创新人才、高素质经营管理者这“三支队伍”。 因此,如何搭建一个人才集聚的热闹舞台、如何让“三支队伍”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为了精工当下的必思之问、必答之题。 今天,我们想从三位精工人的故事出发,和你聊一聊精工“凝聚人、发展人、成就人”的秘诀。
1月12日,浙江省2024年度电焊工安全技能竞赛落下帷幕。在大赛中摘得个人赛事金奖的,是来自精工钢构柯桥生产基地的焊工任玉良。 任玉良是在2010年加入精工的,初到精工时,任玉良的焊接手艺并不精湛。“刚到公司,我和同期的焊工学徒们就开始上焊接课了。当时的第一堂课,是由主导过‘鸟巢’项目焊接试验的曾祥文技师上的。”任玉良告诉我们。 “上岗后,公司还经常性组织各类巩固训练,培训涵盖焊接理论、焊接实操、应急安全等科目,为我们焊工提供学习成长的机会。” 精工钢构集团依托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特种设备取证培训平台等,开展焊工理论、操作培训及考核。 2022年9月,公司特别邀请“鸟巢”钢结构分部副总工程师兼专家顾问戴为志带来有关钢结构焊接标准的培训。 如今,这套涵盖从初级到高级的技能培训体系已培训焊接技工4000余人,其中近9成焊工取得了高级工及以上职称,为保交付、赢口碑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果说,日常工作和培训是稳扎稳打、夯实本领,那么,各类技能竞赛就是切磋技艺、对标提升。 2021年6月,集团首届生产技能比赛在柯桥生产基地正式开赛,这是集团层面组织的首次大规模生产技能竞赛,设置焊接、喷涂、吊装、机电维修等竞赛项目。全国八大生产基地技术能手集结绍兴,开展一场技能的“巅峰对决”。 截至目前,集团生产技能大赛已连办三届,而任玉良,拿下了其中两届大赛的焊接冠军。“集团的生产技能大赛,搭建了一个技能的‘比武场’,让我们技工能够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在赛场上,我们的‘战斗状态’被充分激活,也更能适应外部高难度、快节奏的技能竞赛。” 首届集团生产技能大赛上,任玉良(右一)摘得焊接项目一等奖,获得3000元冠军奖励。 由曾祥文大师帮带的任玉良,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公司、区、市、省级技能比赛“大满贯”;而如今,任玉良的徒弟们,也在他的指导下,在各级技能比赛中崭露头角。“传帮带”在此刻完成了闭环。 培训学习、师父帮带、技能比武......一系列扎实的培养举措,让像任玉良这样“藏”在车间里“宝藏”劳动者被充分挖掘和激活,籍籍无名的“小焊工”也能变身闪闪发光的“小骄傲”。
作为“创新驱动的钢结构建筑科技型平台公司”,精工钢构集团非常重视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引育。 刘洋是一名“90后”哈工大博士,2023年,他便是通过集团战略人才储备计划——“精鹰计划”加入精工钢构,目前在方案解决中心担任方案设计师一职。 从哈尔滨到绍兴,吸引刘洋博士千里奔赴的,除了精工的发展前景、技术实力,还有精工对创新人才科学周密的培养路径。 让初来乍到的刘洋感到惊喜的,是公司为每一位“精鹰人才”都配备了一名“高管导师”。刘洋则是由其所在部门负责人、精工钢构副总工程师、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邢遵胜亲自带教,为他提供日常工作、学术研究、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2023年11月,刘洋被派往合肥新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项目开展技术支持工作。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项目,是集团中标金额最大的“钢结构+金属屋面”一体化项目。彼时,航站楼主楼钢屋盖即将首吊,近9000件杆件正在紧锣密鼓地拼装、焊接、检测,对于“新人”刘洋来说,此时远赴合肥驻场,无疑是一次绝佳的锻炼机会。 在项目现场,刘洋一边深入观摩学习、一边开展技术支持工作。同时,作为精工钢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在站博士,刘洋也在驻场期间,确定了将与航站楼息息相关的“钢结构+金属屋面”一体化建造技术作为博士后课题的研究方向。 历经三个月的准备,在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联合指导下,今年5月,刘洋的博士后课题《金属屋面与钢结构协同受力机理分析及一体化施工技术开发》顺利完成开题评审。 “在精工,科研和业务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前沿技术在工作中澎湃激荡,‘专家级’导师悉心指导,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提供良好的平台支撑,让我们技术人员既能够专心支持业务、也能够潜心从事科研。”刘洋说。
在精工,像刘洋这样的创新人才还有很多。而在他们中间,有一名工程师通过20年的努力,完成了从创新人才向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华丽蜕变。 2002年,刚从郑州大学硕士毕业的刘中华加入了精工钢构。在土建大行其道的21世纪初期,这位炙手可热的硕士生,却毅然选择了彼时方兴未艾的钢结构行业,足以窥见其热爱与坚定。 精工相信,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人才。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刘中华就被委以重任,先后负责了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南通体育场、国家体育场“鸟巢”、杭州国际会议中心等重大项目的技术支持工作。 正如方朝阳董事长所说,“一个个项目就像是一场场战斗,精工人就是在无数战斗中成长起来的”。 一线的历练对于刘中华而言,精进的,不仅是钢结构技术,更是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为他从战斗员转身教练员,并在未来进阶为优秀的指挥员打下坚实基础。 此后,刘中华在继续带领团队高质量完成国内外地标建筑技术支持工作的同时,还牵头组建了精工钢构技术中心、建立起集团创新研发管理体系,团队规模由最初的几人扩大为上百人。 2018年,刘中华牵头组建EPC事业部,瞄准当时的建筑业风口——工程总承包。 工程总承包业务千头万绪,其中涉及建筑设计、采购、施工等各项管理工作。也正是在这里,多岗位、多角色的跨度,炼就了刘中华的全局视野、多专业融合思维,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运作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除了“真刀真枪”干管理,也少不了学习培训来“充电”:近年来,刘中华通过参加公司组织的管理干部成长训练营、高管创新论坛等管理能力培训,不断巩固管理能力、提升管理素养。 每一年,精工商学院都会组织开展高管创新论坛,精工控股集团旗下“3+1”产业高管齐聚一堂,学习探讨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近年来,刘中华先后担任精工绿筑、精工钢构两家公司总裁,全面负责该两家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顺利完成了绍兴国际会展中心、杭州亚运会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等大型EPC项目的实施,并入选首批“浙江省万人计划”,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当选2022年杭州亚运会火炬手。 刘中华,是精工“内生型人才”的代表,也是精工人才培养的典范。从技术跨界管理,从专家到专家型经营者,其背后的逻辑,是企业铺展广阔天地、给足阳光雨露,让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业务骨干拔尖冒头、大步快走。
三个人、三种身份、三段故事。他们行走在不同的职业道路上,却相逢在同一束高光下。 人才队伍建设,是“精工之大者”。多年来,精工致力于打造完整的人才培养链,培育精工自己的人才造血能力,让人才这一“关键变量”滔滔不竭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动能。 当下,新质生产力在产业场景中热烈涌动,钢结构集成建筑在行业浪潮里澎湃跃进,我们期待与精工“双向奔赴”的每一位同行者皆可成才、尽展其才,让“三支队伍”饱满充盈,让“第一资源”热辣滚烫!
上一篇:
在沙特,聚焦全球目光!